隨著技術與架構的快速迭代,在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后,云計算開始向分布式演進。
Gartner預測到2025年,超過50%的組織將在其選擇的地點使用分布式云,從而實現轉型業(yè)務模式。分布式云代表了云計算的未來,解決了未來去中心化需求的位置問題,可以說分布式云是隨處運營趨勢的關鍵推動者。
在日前召開的“第四屆云管和云網大會”上,聯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高級架構師房勐以“聯通云分布式云——一種新型算網融合實現”做了主題演講。他透露,目前聯通云5G邊緣云可提供DCS分布式站點服務、DS專屬站點、分布式私有云在內的三大核心產品。5G邊緣云不僅具有多樣化的服務能力,還具備更多差異化優(yōu)勢,助推行業(yè)數字化轉型進程。
5G邊緣云已鍛造三大核心產品
數字經濟時代,算力已成為戰(zhàn)略競爭的新焦點。如何探索智能云網建設、提升算力水平,已經成為各云計算廠商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
作為國內分布式云的引領者,聯通云在2018年便開始了分布式云的研發(fā),經過兩次大版本迭代,聯通云基于分布式云的技術和特點,以及中國聯通的網絡優(yōu)勢,打造出了具有運營商特色的場景云解決方案級產品——5G邊緣云。
據房勐介紹,5G邊緣云通過聯通云遍布全國的云業(yè)務觸點、云網邊融合協同能力、標準化開放式應用服務平臺,實現了服務全域覆蓋,可為政企提供靈活高效的全場景化服務。
房勐透露,目前聯通云5G邊緣云可提供DCS分布式站點服務、DS專屬站點、分布式私有云在內的三大核心產品。
DCS分布式站點服務的服務模式采用公有化服務模式,可以提供基礎的IaaS云資源,通過將資源建設在更靠近終端用戶側的運營商機房,降低業(yè)務系統(tǒng)的時延,滿足客戶大帶寬等方面的關鍵需求;
DS專屬站點部署在本地數據中心,通過云邊高速接入統(tǒng)一管理平臺實現統(tǒng)一運維以降低運維成本。其在滿足客戶“低時延、大帶寬”需求的同時,也可讓客戶享受公有云“全連接” 的豐富能力;
分布式私有云整體的管理運維平面是私有化的,各個分布式站點以及中心站點均復用在中心部署的管理運維平臺,可實現多級多域一朵云,易擴展、數控分離。
以多樣化服務能力實現差異化突圍
“聯通云5G邊緣云不僅具有多樣化的服務能力,提供了包括多類型計算服務、多樣化存儲服務、靈活網絡配置在內的IaaS資源,以及云數據庫等PaaS服務。”房勐表示,
聯通云5G邊緣云同時還具備云邊協同,站點輕量化等優(yōu)勢,采用管理面、控制面、數據面分離的部署架構,管理面與控制面部署在中心站點,數據面部署在分布式站點,資源占比低于10%,站點資源利用率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聯通云5G邊緣云還具備更多差異化優(yōu)勢。房勐指出,與傳統(tǒng)私有云相比,聯通云5G邊緣云提供了分布式多分支場景,可提供統(tǒng)一云服務。與傳統(tǒng)混合云相比,聯通云5G邊緣云可實現統(tǒng)一基座提供統(tǒng)一架構云服務。與傳統(tǒng)公有云相比,聯通云5G邊緣云可提供非集中式的公有化云服務,提供確定性時延的算力資源,滿足客戶低時延需求。
為了幫助企業(yè)提升用云質量,“云優(yōu)化能力提升計劃”同期啟動。聯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成員單位加入了該計劃,將繼續(xù)在場景與技術的雙輪驅動下,助力企業(yè)數字化轉型,為千行百業(yè)上云、用數、賦智提供支撐。
云計算領域的每一次變革,都是核心技術的突破與技術架構的演進。房勐最后強調,聯通云已累計服務了超20家國家部委、超300家大型企業(yè),面對云計算領域快速的發(fā)展腳步,聯通云將繼續(xù)在自主可控和研發(fā)創(chuàng)新上深耕,依托算網能力,助推行業(yè)數字化轉型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