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資源政策向基層傾斜 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強力賦能

2021-10-21 16:02:41

日,走進樂亭縣毛莊鎮(zhèn)“櫻桃小鎮(zhèn)”項目示范區(qū),工作人員正忙著澆水、鋤草,3萬株大櫻桃苗長勢喜人,呈現一派勃勃生機。

“為充分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放大綜合效益,我們將上級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資金打捆使用,集中力量打造‘櫻桃小鎮(zhèn)’,培育形成占地165畝的大櫻桃產業(yè)示范園。”毛莊鎮(zhèn)委副書記張艷兵介紹,此舉不僅為涉及項目的16個村莊每年帶來3萬元的收益,還影響帶動著周邊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

通過項目化運作爭取上級扶持資金,不斷推動村級集體經濟轉型升級、發(fā)展壯大,是夯實基層基礎、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有效舉措,也是開展“三基”建設的重要一環(huán)。年來,樂亭縣堅持重心下移、大抓基層,以完善基層組織體系為基礎,以推動資源政策向基層傾斜為重點,全面提升基層組織、基礎工作、基本能力的“三基”建設水,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強力賦能。

今年以來,該縣以“三基”建設年活動為載體,掀起了新一輪建設熱潮。以村(社區(qū))換屆為契機,選優(yōu)配強基層干部隊伍,讓基層黨組織更加澎湃有力;開展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集中治理整頓,大力整治歷史遺留問題突出及村集體經濟薄弱的村莊;全面推行村“兩委”正職“績效”“星級化”管理考評制度,獎優(yōu)罰劣,進一步提振村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精氣神;不斷完善農村“五位一體”、社區(qū)“六位一體”組織體系,深入推進黨建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建設,深化黨員“雙報到”“社區(qū)吹哨、部門報到”等機制,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舉措彰顯力度,數字見證成效。通過換屆,全縣473個村、15個社區(qū)全部實現“一肩挑”,村(社區(qū))黨組織書記均年齡較上屆相比下降5歲,大專及以上學歷提高20%;自2017年以來,全縣爭取發(fā)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144個、項目資金9450萬元,項目數量和資金全市排名第一,152個軟弱渙散村得到有效治理,集體經濟收入2萬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達到379個、占比80.1%。

通過打基礎、補短板、強弱項,逐步實現城鄉(xiāng)基礎設施一體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產業(yè)體系現代化、人居環(huán)境潔凈化、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基層組織建設規(guī)范化的“六化”目標,是開展“三基”建設的意義所在。為此,該縣年初確定了實施老舊小區(qū)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教育惠民提升等10項重點民生項目,伴隨著一系列惠民工程的落實落地,該縣城區(qū)變得更有品位,鄉(xiāng)村變得更加美麗,全縣城鄉(xiāng)面貌煥然一新。

能力強不強,是百姓衡量黨員干部的基本標準。該縣始終注重對黨員干部的教育培養(yǎng),在加強政治淬煉、崗位歷練、能力訓練上下足功夫,特別是黨史學教育開展以來,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專題培訓百場,依托“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讓黨員干部在“學、思、行、悟”中不斷提升能力素質水,使之迅速成長,能夠扛重責、挑重擔。

與此同時,該縣針對農村實用人才大力實施“三個培養(yǎng)”戰(zhàn)略,使農村干部隊伍實現了從“青黃不接”到“后續(xù)有人”的轉變,村干部身份“含金量”不斷提升,贏得了廣大群眾對干部隊伍的認可。

(通訊員常曉寧 記者馮立華)

標簽: 縣域經濟 高質量發(fā)展 資源政策 強力賦能

關閉
新聞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