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先心病術后兒童運動耐量偏低 專家呼吁重視運動康復

2022-06-06 13:28:24

中新網(wǎng)上海6月6日電 (陳靜 姜蓉)記者6日獲悉,由國家兒童醫(yī)學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心臟中心團隊剛剛發(fā)布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心臟矯正術后心肺運動功能評估的初步實踐》臨床研究顯示,先心病術后兒童的運動耐量低于健康兒童,且單心室矯正術后患兒的運動耐量要低得多。

該研究顯示,簡單先心病患兒中僅62.9%參與體育課所有科目,8.6%不上體育課;復雜先心術后患兒僅45%參與體育課所有科目,27.5%不上體育課?,F(xiàn)階段先心術后兒童的康復情況不容樂觀。研究人員分析指出,先心術后兒童無法全面參加體育鍛煉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家庭和學校的過度保護;第二、缺乏科學的評估和康復治療,導致術后早期下降的運動耐量非但沒能得到提升,且隨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研究人員指出,術后,患兒需要接受相應的運動康復,從專業(yè)機構獲取心肺康復方案,以獲取更好的運動心肺功能和身體素質。通過循序漸進的康復,患兒可接近或達到健康兒童的運動耐量。

隨著先心病治療技術的提高,兒童先心病的療效評價已不再停留于手術成功率,而是患兒遠期的生活質量情況,及是否可以順利回歸家庭和學校,因此以幫助先心兒童術后的終身全面康復為目的“兒童心臟康復”概念應運而生。中國醫(yī)學專家此次發(fā)布的先心病術后大宗兒童病例心肺康復數(shù)據(jù),意味著“兒童先心術后康復”不再停留于概念,進入了數(shù)據(jù)循證階段。

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是中國最大的兒童心血管病診療中心之一,每年先心病介入和外科治療超過5000例。心臟康復中心成立以來,已經對500余名先心病術后患兒進行康復訓練,同時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進行遠程康復輔導的研究。

研究團隊方面介紹,心臟康復治療在對孩子心肺功能、運動能力提升的同時,對青少年骨骼和肌肉的發(fā)育也有著積極影響;與此同時,先心術后心臟康復對孩子自信心的養(yǎng)成及精神狀態(tài)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研究呼吁,對先心病術后兒童實施心臟康復治療應該得到更多家長的認識和接受。廣大家長要糾正“大手術后要靜養(yǎng)”,“不動即康復”的錯誤觀念,重視起先心術后兒童的運動康復。(完)

標簽: 運動耐量 運動康復

關閉
新聞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