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腦機接口到數字游戲,2023年迄今為止,全球已有大量資金涌入腦科學領域,國內的腦科學研究也處于投資人高度關注的風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天橋腦科學研究院(TCCI)作為國內少數專注于腦科學領域的民間科研慈善機構,正在密切關注AI等新興技術對于腦科學研究的影響。TCCI創(chuàng)始人陳天橋在近日舉行的TCCI中國年會上表示:“我們正站在腦科學基礎研究發(fā)展的風口,TCCI既有第三方的視角,又有靈活的創(chuàng)新機制,希望能夠推進中國腦科學發(fā)展?!?/p>
陳天橋作為較早在中國支持腦科學研究的投資人,他自稱花了很長時間考慮和探索如何支持研究的問題。在今年的年會上,陳天橋提出了“3521”的戰(zhàn)略生態(tài)布局。
第一財經記者從TCCI年會上了解到,TCCI在中國運作五年以來,已經取得了多項成果的階段性突破,例如TCCI應用神經技術前沿實驗室與電子科大、華山醫(yī)院合作的家用可穿戴智能腦電監(jiān)測設備研發(fā)、以及基于該技術的睡眠調控技術,與浙江大學合作的眼動追蹤技術評估精神健康等。
TCCI近年來分別與上海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合作開發(fā)數字化行為篩查抑郁癥、與華山醫(yī)院合作開發(fā)侵入式腦電信號采集平臺,這些項目也都在積極籌備中。近期,TCCI還全職引進美國科學家Gerwin Schalk教授擔任前沿實驗室主任,該實驗室關注如何用神經技術治療腦疾病患者,以及如何更好地服務健康人群。
在解釋全新的“3521”戰(zhàn)略生態(tài)布局時,陳天橋說道:“在與近400位國際科學家深度交流后,TCCI發(fā)現(xiàn)腦科學領域研究普遍存在3個痛點,學科與學科之間存在鴻溝,年輕科學家培養(yǎng)與資助資源少,論文出版流程復雜周期冗長?!?/p>
為此,TCCI正從5個方面來解決這些痛點,包括辦會促進跨學科合作、與頂級學術機構合辦“夏?!迸囵B(yǎng)青年科學家、創(chuàng)建媒體促進科學期刊內容發(fā)表、設立前沿實驗室探索新型研究,以及資助全世界范圍內優(yōu)秀的科研機構和科學家。
技術的進步對于腦科學的研究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陳天橋看來,人工智能和區(qū)塊鏈技術將給科研帶來重大的機遇?!癆I不僅在語言交互,在大樣本數據量分析上也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區(qū)塊鏈技術則可以保護和激發(fā)科研思路創(chuàng)新,孕育新型科研生態(tài)體系。這兩項技術有望成為推動科學研究產生突破性進展的有效手段。”陳天橋說道。
去年,陳天橋親自掛帥打造了TCCI旗下全球腦科學研究者在線社區(qū)——蘇格拉底實驗室(Socratic Lab),鼓勵科學家從問題與假設出發(fā),通過思維碰撞生出解決思路和更多假設。
參加TCCI年會的華山醫(y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郁金泰教授長期研究阿爾茨海默病大隊列研究,并取得了諸多成果。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國家層面來講,腦科學已經受到了巨大關注,國家推出了腦計劃項目,但是國內專門關注腦科學研究領域的民營資本并不多。作為研究人員,我們也希望看到更多的資金可以投向腦科學研究,支持好的科研項目并進行轉化?!?/p>
郁金泰表示,民營資本與國家政府的項目資金相比,有更大的靈活性,同時也更加面向市場,注重以成果為導向?!皵底只脑\療手段、腦機接口、睡眠監(jiān)測等領域都是目前資本關注的方向?!彼麑Φ谝回斀浻浾哒f道。
不過他強調,由于大腦機制的研究非常復雜,基礎研究要取得突破挑戰(zhàn)也很大,需要資本有更大的耐心。
國家精神疾病醫(yī)學中心腦健康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袁逖飛教授在年會上介紹了精神疾病精準診斷等前沿研究。袁逖飛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相關研究預計很快會發(fā)表。去年12月,袁逖飛團隊在《科學進展》雜志上發(fā)表了重磅文章,揭示成癮記憶機制方面的研究進展。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標簽: TC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