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5月28日舉行的2023中關村論壇“人工智能大模型發(fā)展論壇”上,創(chuàng)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李開復在“AI1.0到AI2.0的新機遇”的主題演講表示,國內在發(fā)展大模型時有一些觀點需要審視,如使用海外的開源大模型就可以做出中國版的OpenAI、不需要大模型小模型就可以、中國大模型入場公司過多等等。李開復坦言,這些觀點并不準確,他認為大模型的發(fā)展自主創(chuàng)新是必經之路。
李開復指出,大模型的發(fā)展之路需要開源,但是不能過度依賴開源模型。首先,開源模型無法達到與海外大廠自研模型的性能,別人的地板就是你的天花板。其次,從商業(yè)角度,海外大廠開源技術有關閉的風險,甚至會設置更多的限制。最后,用海外訓練的模型,在國內微調是十分危險的事,因為國內外的文化、用戶習慣和法律法規(guī)不同,會形成巨大的風險。
他表示,中國的大模型公司不應再依賴于他人的開源模型,需要盡快建立自己的IP和技術優(yōu)勢,形成護城河,建立競爭壁壘。
值得注意的是,李開復強調,目前中國在大模型領域還處于追趕之中,因此要鼓勵各種不同的模式去做,無法確定最終是哪家公司走到最后?!按蠹椰F(xiàn)在都有機會”。
(文章來源:上游新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