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財富CHOICE終端顯示,2月17日收盤時,ChatGPT概念板塊(代碼:BK1126)大跌,多只個股跌幅較大,多家公司主動發(fā)聲撇清和ChatGPT之間關系。上述種種情況,預示前期火熱異常的ChatGPT概念炒作已退潮。分析人士預計,后市行情將逐步進入業(yè)績驗證階段,由業(yè)績主導。
【資料圖】
概念炒作退潮
東方財富CHOICE終端顯示,自2月1日ChatGPT概念板塊上線以來獲得各路資金追捧,板塊指數從1003.38點一路上漲至1399.94點,累計漲幅達到39.52%,又自2月16日開始快速下跌,自1399.94點一度跌落至1295.81點,累計跌幅達到7.43%。2月17日收盤時,板塊內多只個股大跌,初靈信息跌10.59%,寧夏建材跌9.97%,夢網科技、彩訊股份、神州數碼跌幅均超過8%,科大國創(chuàng)、三六零、昆侖萬維跌幅均超過7%。該板塊主力資金連續(xù)兩日凈流出,其中2月16日主力資金凈流出31.81億元,2月17日又流出25.26億元。上述情況顯示,該概念板塊出現明顯回落,概念炒作退潮。
上市公司方面,自2月6日至2月17日,已有超過10家企業(yè)發(fā)布消息撇清與ChatGPT概念之間關系。部分企業(yè)回復投資者稱,旗下并無ChatGPT概念相關業(yè)務,也未使用到CHatGPT技術,并提示交易風險,如華軟科技、加加食品、寧夏建材、慧博云通等。部分企業(yè)主動表示,未與OpenAI開展合作,與ChatGPT無相關業(yè)務聯系,或公司的類ChatGPT技術與當前的ChatGPT相比尚有代差的落后。
學術界態(tài)度謹慎
在學術科研領域,已有多家知名大學及學術期刊明確表示,不接受ChatGPT生成的文本作為學術論文。其中,香港大學向師生發(fā)出內部郵件,表明禁止在香港大學所有課堂、作業(yè)和評估中使用ChatGPT或其他人工智能工具。知名期刊機構NATURE也發(fā)文表態(tài),任何大型語言模型(含CHatGPT)不可成為論文作者,如論文中使用過相關工具,需在方法和致謝中詳細說明。國內期刊《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表示,暫不接受任何大型語言模型工具(含ChatGPT)單獨或聯合署名的文章;在論文創(chuàng)作中使用過相關工具,需單獨提出并在文章中詳細解釋如何使用以及論證作者自身的創(chuàng)作性;如有隱瞞使用情況,將對文章直接退稿或撤稿處理。
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生導師、教授徐紅云解讀上述情況,“ChatGPT屬于生成文字型的人工智能產品,它生成的文本內容是否科學準確,生成過程是否透明可控,需要相關機構進行監(jiān)管。對于它生成的文本內容涉及政治、宗教、民族、性別、隱私等方面,更需要嚴加審核。預計今后的類ChatGPT產品(含ChatGPT)不僅需要提交源代碼給監(jiān)管機構,自證其科學性和公平性,還需要提供訓練樣本給監(jiān)管機構,自證其合法性和合規(guī)性。當前的情況是,所有的產品都沒有公開源代碼和訓練樣本。這使得類ChatGPT產品成為一個‘黑盒系統(tǒng)’,游離在監(jiān)管機構視線之外。由此,學術界對ChatGPT態(tài)度體現出應有的嚴謹態(tài)度,要求論文作者自證清白,這是值得肯定的?!?/p>
期待業(yè)績帶來真實驅動
資本市場對ChatGPT概念股的態(tài)度轉變,并非在所有分析人士預料之外。
騰江投資首席研究員毛騰江向記者梳理脈絡,“ChatGPT概念出現之后,A股市場出現一輪概念炒作熱潮。從與OPENAI公司的潛在合作方,到相似產品的開發(fā)方,再到相關硬件設備的供應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股價上漲,表現為‘資金接力追捧、跨板塊輪漲’的情況。這與當年互聯網投資熱潮頗有類似之處,第一輪熱潮以新概念出現為起點,業(yè)績證偽后出現迅速消退;第二輪熱潮以業(yè)績浪為起點,產品和技術得到應用市場認可后,相關公司的股價重新回歸內在價值;第三輪熱潮以并購重組為起點,主要有細分領域獨到產品和技術的小而美企業(yè)獲得大型集團青睞,被接納到集團中為平臺貢獻力量,體現為協(xié)同效應?!?/p>
在毛騰江看來,預計涉及類ChatGPT產品的相關上市公司也會遵循上述類似規(guī)律,當前正是公司主動澄清、市場證偽業(yè)績后的回落階段。“隨著概念炒作退潮,后市將逐步進入實力驗證階段,有研發(fā)實力、競爭優(yōu)勢、成熟產品、應用場景和消費群體的企業(yè)方能體現業(yè)績脫穎而出。”毛騰江稱。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標簽: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