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觀焦點:京東雙11戰(zhàn)報未公布總交易額 與實體經濟結合成關鍵點

2022-11-12 18:42:19

11月12日凌晨,2022年雙十一正式收官。在最終戰(zhàn)報中京東表示,“2022年的‘京東11.11全球熱愛季’超越行業(yè)增速,創(chuàng)造新的紀錄”,但并未如往年一樣公布大促期間的總交易額等數據。

另一方面,在京東媒體溝通會上,京東零售CEO辛利軍強調,目前京東擁有著超40萬員工、超2600萬平方米的倉庫,具備實體的基因和海量實體的應用場景。與之相對應,與擁抱實體經濟相關的業(yè)務數據取代了消失的總交易額,成為戰(zhàn)報中的新重點。

京東數據顯示,今年雙11期間,北京、汕頭美妝產業(yè)帶商家整體成交額同比增長近3倍,海南、青島美妝產業(yè)帶商家增長近2倍,福建石獅服飾產業(yè)帶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20%,河北清河羊絨產業(yè)帶同比增長超124%,來自江蘇江陰和浙江諸暨服飾內衣產業(yè)帶工廠的極致性價比保暖內衣、襪品訂單量同比增長超200%;丹陽眼鏡產業(yè)帶今年超200家店鋪參與京東11.11,整體成交額同比增長超200%。


(資料圖)

從大促前的啟動會上即可看出,面向中小商家的招商以及中小企業(yè)供應鏈的數智化成為今年京東雙11的關注點。從數據上看,在這兩方面京東雙11表現尚佳:開門紅28小時,有近5萬中小品牌、近7萬中小商家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00%,雙11期間京東企業(yè)業(yè)務下單客戶數同比增長58%。

近年來,受疫情反復、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制造業(yè)企業(yè)面臨著精細化運營、降本增效的壓力,數字化轉型的需求越發(fā)迫切。 在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看來,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的重點要由消費到生產,重視發(fā)展數字化智能化供應鏈,拓展更多的數實結合的應用場景。

C2M模式下的產品數據也側面佐證了這一趨勢。據京東方面介紹,目前京東已與超2000個品牌完成C2M反向定制合作,今年京東11.11,京東電腦數碼與超130家品牌合作提供了1200余款C2M反向定制的產品,開門紅28小時內,電腦數碼C2M商品成交額達到近20億元。

與線下實體經濟貼合緊密的新百貨與即時零售業(yè)務的銷售數據在大促期間也有所增長。作為京東線下主要消費業(yè)態(tài)之一,京東新百貨合作店相繼落地于西安、深圳、成都等城市。雙11期間,京東信百貨共有589個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00%,京東新百貨線下店成交額環(huán)比增長262%。

以京東小時購、京東到家為代表的即時零售業(yè)務也迎來數據更新。據京東到家超市業(yè)務部總經理趙鑫介紹,京東到家和京東小時購擁有20萬家在線門店,中國零售百強超市已合作了87家,業(yè)務覆蓋全國1800多家縣區(qū)市。達達數據則顯示,雙11當日達達配送訂單量超1200萬,中小商家配送單量同比增長67%。

今年雙十一,如京東、天貓等平臺不約而同地將與實體經濟的結合視作重點。而回顧京東此前推出的“數智供應鏈”概念以及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數字化采購管理平臺等服務可以看出,開放自身供應鏈數智化能力對傳統的實體經濟進行改造已成為京東給出的新思路。

針對這一點,劉世錦認為,在實體經濟數字化進程中,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將帶動整個鏈條不同部分的整合和一體化,降低協同成本,提升響應速度,為擴大內需與深化供給側改革、增強國內大循環(huán)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供重要支撐。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標簽: 實體經濟

關閉
新聞速遞